安全知识网 导航

占比计算公式

24-06-02来源:本站编辑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是很多财务人员觉得相当头疼的一项内容,笔者在此整理了现金流量表编制等的一些知识,供学习。

一、

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增值税(销项)+(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注:此处16%为增值税税率,实际操作中根据适用税率不同有变化,下同。

2、收到的税费返还

=(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

=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6%)+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

6、支付的各项税费

=“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

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

二、

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

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在建工程期末数-在建工程期初数)(剔除利息)+(固定资产期末数-固定资产期初数)+(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中核算。

6、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末数-短期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

该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7、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未按期到位罚款。

三、

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

2、借款收到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

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

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

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四、

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五、

补充资料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净利润

该项目根据利润表净利润数填列。

2、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发生额累计数

注:直接核销的坏账损失,不计入。

3、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制造费用中折旧+管理费用中折旧

或:=累计折旧期末数-累计折旧期初数

注:未考虑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而减少的折旧。

4、无形资产摊销

=无形资产(期初数-期末数)

或=无形资产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注:未考虑因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减少。

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

或=长期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6、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

=待摊费用期初数-待摊费用期末数

7、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

=预提费用期末数-预提费用期初数

8、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或收入)明细账分析填列。

9、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明细账分析填列。

10、财务费用

=利息支出-应收票据的贴现利息

11、投资损失(减:收益)

=投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号填列)

12、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

=递延税款(期末数-期初数)

13、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存货(期初数-期末数)

注:未考虑存货对外投资的减少。

1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15、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期初数)+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其他应交款(期末数-期初数)。

六、

现金流量表可以这么编

步骤一:立框架

编制的现金流量表的基本原理是从资产负债表右下角未分配利润科目(期末减期初,即本期净利润),推导出资产负债表左上角货币资金科目(期末减期初,即现金净增加额),这其实是教材上的间接法。

但不得不说从利润表的净利润调,而是从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就是为了有一个整体的概念,把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都纳入到资产负债表中,这样三表之间的关系就更明确了。注意,我们是要做直接法,这个形似间接法的原理,只是为了更好的理解。
第一步:列资产负债表差额,即在期初期末栏后面加一列差额栏,分别填上每个项目的期末减期初数,是的,全部是期末减期初,这样就不必去担忧这个数是加是减、是期末减期初还是相反了,原因看下面第二步。下图为资产负债表差额表部分项目简表:

第二步:拆未分配利润项目,即引入利润表项目,这时按利润表项目性质(可以看教材公式了)填列到对应现金流量表项目中,同时把资产负债表中须调整的项目填列上(如应收应付预收预付等),怎么填?

看下面两段解释,记住,这一步中,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所有的项目都要填在现金流量表中才能配平(配平即流量表最后一项“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①=0),因为资产负债表是平的,未分配利润是利润表中所有项目加减得来的。

讲一下加减的问题:
把未分配利润差额想象成缩印的整张利润表,把资产负债表差额表左侧除货币资金差额栏外所有的项目都移到右侧,所以调整销售收入的时候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都是“减(期末-期初)”,而预收账款则是加,因为预收账款跟未分配利润在同侧,正负相同。
此外,还要考虑现金流量表本身自带的正负号,所有现金支出项目在计算现金及等价物增加额时,都是作为负项的,但在流量表项目填列中要填正数,所以与这些有关的资产负债表项目跟上面正好相反,即从左侧移过来的项目都是加,右侧项目变为减。所以调整销售成本的时候预付账款为“加(期末-期初)”,而应付账款、应付票据为减。因此这些科目虽与未分配利润同侧,但正负与其相反。
做完上面这些,如果①=0就完成大框架了,如果不等于0,找原因,现在找原因非常简单。

步骤二:修细节

编制方法上以工作底稿法作大斧砍出基本框架(步骤一),以分析填列法作小刀修补细枝末节(步骤二),砍与修都是采用T型账户法(一借一贷)原理。其实教材上讲的这三个方法也都是互相使用的,列出不同方法只是为了突出某种方法的特点。

步骤一已经把大框架做出来了,现在开始分析填列。方法就是“拆”!根据什么来拆,总账明细账,方法是做一个分析填列表,列明填列项目、借贷方、校验。下图为分析填列表部分项目简化表格:

下图为总账部分科目简化表格,把它放在分析填列表右侧,同一张表容易查看:

需要分析填列的最基本的几项,包括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固定资产和财务费用等,调整的时候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现金流量表项目里,某个项目减掉一块,另一个项目必然加一块,否则,原先配平的表就会不平。此时仍需注意现金流量表自身的正负号,有时候现金流入项目加一块,现金流出项目也是加一块而不是减一块。
关于借贷方的分析填列,应交税费主要是根据明细项的账户性质,如进项销项、税费返还,正负号需要大家去琢磨了;应付职工薪酬则是跨项目,借方数列支付职工现金,贷方则是需减掉的管理费用、营业费用,此外还有代扣代缴个人的,也是这个原理;财务费用则只是借方数分明细了。主要就是这三种情况,其他项目根据需要若需再分,仍根据这个方法来,分得多细都不会糊涂。

校验项中,各分项借方数-各分项贷方数=±该科目账户净额数(±以该账户借贷性质为准),二者相减②应等于0,校验非常关键,等账目变动后发现①不等于0先看校验项,若某个项目的校验项②不为0,就可以有针对性的找原因了。这种校验方法还能查错账,有几次配不平最后发现是核算做错了科目。

其实上面一些原理性的东西教材上都是讲过的,只是一笔带过,而且现在很少有手工编表,大部分都直接在电子表上点公式,使得这些带着朴素原则的古老方法接近失传。

原则总结

1、现金流量表是拆出来的,不是凑出来的。教材上的编制方法、网上流传的各种口诀、各种秒杀,大部分都只针对后期调整项目的方法,而且是单向调整,缺乏整体概念,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就算把这些公式记住,实际应用的时候仍然力不从心, 因为这种调整属于开放式的调整,很容易遗漏,一旦有遗漏,不得不把之前做过的调整每条翻一遍,到最后基本上是“凑”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额,我的方法是封闭式的调整,没有遗漏,一开始是平的,一步步“拆”,到最后也是平的。因为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时候遵循了借贷相等的原则;

2、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对,这是一句无比正确的废话,但绝对是真理,既然你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根据这个原理来的,那由此二表衍生出来的现金流量表不遵循这个原则,绝对是走入歧途。

","gnid":"98faf1609ac32eea9","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24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bbc659d58016f94f.png","width":"474"},{"desc":"","height":"127","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d1d2ea91c0a9c95.png","width":"1046"},{"desc":"","height":"23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a6ff05964c13caa.jpg","width":"511"},{"desc":"","height":"9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6e79c407c83d47f.png","width":"826"},{"desc":"","height":"5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e89a8915c737960.png","width":"451"}]}],"original":0,"pat":"art_src_0,fts0,sts0","powerby":"hbase","pub_time":1681106379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15c72cdf75bf9a1609a4d2b2a90f3d98","redirect":0,"rptid":"6a6d60b814ee03db","rss_ext":[],"s":"t","src":"范文分享大王","tag":[],"title":"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及相关计算公式 [涂兔13151383437]
占比怎么算,占比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
…… 栾修1388 占比例计算:为所求占比例数值/总数值. 占比的计算:所求占比例数值/总数值.例如,一部门总人数为250个,缺勤人数为8个,缺勤率是8/250=0.032.比值它是一个数,结果不能是点比.a、b两个同类量相除又可叫做比,被除数a为比前项,比的后项除数b.除号相当于比号,除法的商称比值. 扩展资料: 收入占比计算: 1、第一类收入/总收入.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2、第二类收如/总收入.营业收入=产品销售量(或服务量)*产品单价(或服务单价) 收入占比是指公司某一个项目或产品的收入占总公司的所有产品总收入的比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营业收入

[涂兔13151383437]
占比公式计算公式
…… 栾修1388 占比例计算:即为所求占比例数值/总数值.例如:一部门总人数为250个,缺勤人数为8个,缺勤率是8/250=0.032.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比例还是技术制图中的一般规定术语,是指图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在数学中,比例是一个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数量占总体数量的比重,用于反映总体的构成或者结构.

[涂兔13151383437]
求助大侠们,我要算占比,是用什么公式 -
…… 栾修1388 E1=INDIRECT("a"&MATCH(LOOKUP(D1,B:B),B:B,)) 拉公式 或E1 =INDIRECT("a"&SUMPRODUCT(($B$2:$B$6=D1)*(ROW($A$2:$A$6)))) 拉公

[涂兔13151383437]
所占百分比计算公式 -
…… 栾修1388 比分X百分比

[涂兔13151383437]
每天销售占比怎么算 -
…… 栾修1388 单件商品的销售金额/总销售额*100%. 比如实体店本月销售额是12000 ,其中A品类本月销售额2000.问A品类占总品类销售占比是:2000除以12000乘以100. 计算会员销售占比公式:销售额/ 总计销售额=销售占比%. 销售的所有产品中某一...

[涂兔13151383437]
用EXCEL求某个数在总和中的占比 怎么计算 -
…… 栾修1388 求某个数在总和中的占比,用这个数除以总和,所得结果是占比,设置单元格格式,数字,百分比就得到87.23%之类的结果了.

[涂兔13151383437]
手机屏占比计算公式!要准确,标准,专业 -
…… 栾修1388 用屏幕的面积初一前面板的面积!就可以得出屏占比了!准确不准确取决于你的测量工具

[涂兔13151383437]
excel所占百分比怎么算 -
…… 栾修1388 使用数据透视表可以快速查看各类数据的求和,平均或者占比等.

[涂兔13151383437]
什么是占比?怎么计算? -
…… 栾修1388 占比就是占的比例. 比如 利润占比是指其所得利润占全部统计数据的利润总计的百分比

[涂兔13151383437]
关于快速求出excel占比的公式
…… 栾修1388 B2=A2/A$10 下拉

首页
返回顶部
联系电邮:
安全知识网